close

現在的社會家長都會希望讓自己的小孩學習多一點知識,但是大家是否知道陪小孩玩也是非常重要的,剛剛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,轉貼過來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

如何與孩子遊戲--

陪孩子一起玩出學習的熱情與自信

作者:陳蓓薇 

編輯:邱育姿 

校閱:卓紋君

孩子學習與成長過程,遊戲是佔有重要份量的。但遊戲不只是讓孩子開心而已,心理學家柯恩博士提到,遊戲可以是一種創新有益的教養方式。究竟孩子在遊戲中做些什麼?柯恩博士指出,遊戲是孩子用來探索世界以及溝通難以表達出的感受,藉此方式和他們在乎的人親近以及釋放情緒。

父母可以透過遊戲加入孩子的世界,幫助他們表達和理解深層的情緒,而且也能樂在其中。任何人都可以是擅長遊戲的父母,只要有冒險的精神,和願意放下身段嘗試新事物的決心,用孩子的方式加入他們的遊戲。無論是深情凝視嬰兒的雙眼,和學步兒追逐,與學齡兒童玩幻想遊戲,或和裝酷青少年一股腦地傻笑,這都是參與孩子的遊戲方式。

目前雙薪家庭的成長,使得照顧及陪伴小孩的時間日漸減少。加上少子化的趨勢,父母往往就是孩子的最佳玩伴!童心還在嗎?如何與孩子遊戲,可能是您的功課喔!

1.以欣賞的態度遊戲

對於孩子在遊戲中的行為、表現和創作作品等,家長要以欣賞的態度來看待。父母以描述事實的方式說:「我看到你很專心的把車子排成一排」,或者「你在畫畫的時候,手很用力的在畫」。取代問孩子:「你為什麼把積木疊的那麼高呢?」而更貼近孩子的感受。

2.不指導或暗示

孩子本身有豐富的想像力及創造力,必須營造能自由選擇遊戲的環境,孩子才能盡情的發揮想像及創造的可能。父母與孩子遊戲時可以說:「你告訴我要怎麼陪你一起玩」,或者「你告訴我這個玩具要怎麼玩呢?」。遊戲時孩子常會遇到很多問題,父母要避免指導或暗示要玩什麼?或要怎麼玩?那會剝奪孩子的樂趣及學習經驗的機會。除非孩子問你的想法,給些提示,引導孩子自行解決便已足夠了。

3.尚未發生的事不限制

父母陪孩子遊戲時,在孩子未有不適當的行為前,不要預先警告孩子可能發生的行為。譬如,父母可以說:「在這裡你可以決定要玩什麼,怎麼玩。」,來取代說:「等一下在玩的時候,你不可以把球丟到別的東西」。

4.對孩子的表現有興趣

父母對孩子的各種表現展現出想要瞭解的意願。譬如,父母表達:「我看到你能用自己的想法,把積木堆出你要的樣子,我欣賞你專注的樣子」。

5.容許選擇

對於孩子選擇玩什麼玩具,用什麼方式玩,父母都予專心的陪伴。例如,孩子說:「我覺得這裡很無聊,沒什麼好玩的」,父母可以回應說:「聽起來這些玩具引不起你的興趣,你可以自由選擇要做些什麼?」;孩子說:「水彩快沒了也」,父母可以回應說:「你可以選擇繼續畫,或者想想看其他的方式」。

6.足夠的反應

陪孩子遊戲時,父母對孩子說出,正在做的遊戲行為或是感受時,孩子會覺得受到注意與陪伴。譬如,「我看到你幫娃娃梳頭髮」、「你一邊唱歌一邊玩,很開心的樣子」、「積木倒下來讓你嚇一跳」等。

7.跟隨孩子的步調

父母要隨著孩子行動的速度,而避免對孩子說「趕快玩,要吃晚餐了」、「動作快點,時間到了」。

8.預先告知

父母與孩子協議的遊戲,要更改時間、進行方式、地點,或是在遊戲中要改變其他動作等,要預先告知孩子,例如父母可以說:「我們還有10分鐘的時間可以遊戲囉」、「我現在要挪椅子靠近你?」、「1個小時後有客人要來,抱歉,今天可能要提前10分鐘結束」。

9.提供豐富安全的遊戲空間

很多父母都擔心孩子玩時會弄髒衣物和家中的擺設,同時亦擔心他們受傷,因而給予孩子很多的限制及禁令,這會減低遊戲的作用和孩子玩耍時的樂趣。父母應盡可能安排適當的空間範圍及設施,讓孩子能安全和自由地活動。

 

 文章來源: http://cwsc.kcg.gov.tw/style/front001/bexfront.php?sid=83621193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urple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