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女兒上全美語幼稚園 專家後悔
記者張錦弘/台北報導
台灣很多家長得了「英語焦慮症」,一窩蜂送孩子讀全美語幼稚園。國北師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教授 張湘 君昨天提醒家長,全美語幼稚園師資參差不齊,「No Chinese」的上課方式,反而可能造成學習障礙;不懂中文、不會唱中文兒歌,可能影響孩子進國小後的人際關係及全面學習,家長應深思。
張湘君曾把女兒送去讀全美語幼稚園,後來發現女兒出現種種問題,無法馬上和國小課程及生活銜接,她並將當時的體驗在報紙發表「孩子,對不起,我錯了」一文,談到全美語幼稚園的迷思,最近她更以自身經驗寫出「我的孩子不會講中文?!」一書(新手父母出版),極力反對送孩子讀全美語幼稚園。 張湘 君的女兒目前讀小三,連課後補習英語都已停掉。
很多人以為學英語越早起步越好,不過, 張湘 君說儘管孩童記憶佳,有利語言學習,但並非晚學就學不好,否則像她這一代的人,根本當不了英語系教授。相反的,在幼稚園階段,若只學英語,忽略生活教育,將來可能要面對孩子國小全面學習落後的後果,或因被同學排斥,變得孤僻、自傲,影響人格發展。
張湘君舉例,女兒就讀全美語幼稚園後,她有次帶女兒坐公車,司機看女兒很可愛,就脫口唱出兒歌:「大象,大象,你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」,現場連大人都跟著唱,沒想到女兒毫無反應;她送女兒上舞蹈班,配舞的兒歌是「妹妹背著洋娃娃」,女兒因為沒聽過,焦慮地躲在牆角不知如何是好。
張湘君說,台灣社會及學校,到底還是說中文的環境,孩子就算從小進全美語幼稚園,終歸要回到中文世界,英語以外的科目也必須用中文學習,若孩子中文學得太慢,甚至不喜歡中文,到最後將變成「只懂英語的庸才」。
更讓 張湘 君的憂慮的是,現在政府放任全美語幼稚園不管,師資參差不齊,多半借自教成人美語的師資,不懂幼兒心理,孩子在課堂上說中語,會被罵或罰站,甚至遭體罰,很容易造成自卑性格;太早強迫孩子寫英文字,握筆、坐姿不正確或練習本的字太小,可能造成孩子脊椎側彎或弱視,等家長發現問題後常要花很多時間矯正。
張湘君指出,學齡前的孩子當然可以學英語,但不應當成幼教課程的全部,她建議家長,選擇每天上一兩節英語的雙語幼稚園即可,讓孩子可以經常接觸英語並保持興趣;家長再配合簡易分級的英語讀本,及活潑生動的視聽教材,尤其透過可以顯現英文字幕的DVD,陪孩子一起說說唱唱的成效,可能比上昂貴的全美語幼稚園還好。
留言列表